当前位置:首页 > 儒家文化 > 正文内容

儒家文化当代传播

admin6个月前 (10-24)儒家文化169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文化和软实力建设逐渐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就我国的文化建设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强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和底色,在整个传承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自2006年以来,我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所孔子学院,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已经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可。国内权威的儒家文化研究和传播平台有国际儒联、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各高校国学院等,其中中国孔子基金会作为国家设立的儒家文化当代传播与应用的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记录片、电视节目(如《新杏坛》)、出版物(如《孔子研究》、《儒风大家》等)的策划、投资方面,还有产业探索方面,设立了山东儒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儒家文化的当代应用进行了有效探索,与金融机构合作发行孔子卡、建立国学社区、公交《论语》、国学大讲堂、与茶酒等文化的提升与融合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儒家文化渗透与普及,使大家对儒家文化有了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

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对儒家文化的误解,使儒家文化被插上了腐朽、保守、专制的标签,是通过普及,让大家认识真实的儒家、人性的儒家、当代的儒家、国际化的儒家的时候了。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缔造的儒学,自春秋起就开始书写他源远流长的历史。从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到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正统地位,再到宋代的程朱理学(程颢、程颐和朱熹),以及清末康有为等近现代新儒学,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历史的演进,儒家学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与时俱进,并逐步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面对全球化文化浪潮的冲击与融汇,对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探讨与思索也越发激烈和深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学习方案收藏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22310.cn/post/21.html

分享给朋友:

“儒家文化当代传播” 的相关文章

儒家文化产生背景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

儒家文化主要派别

战国时期儒家内部分化形成了八个学派。八派之说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中,其中提到了以下八个儒家学派:“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式之儒” 。从《论语》来看,孔子的思想具有广泛而多样的特点,孔子的弟子们对他的言论理解各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