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页
纵横家理论
主要为纵横,或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或事一强以攻诸弱,此为横。前者主要以连为主,故可知如何能用外交手段联合团结,是为阳谋多阴谋少;后者主要以破为主,故可知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制造裂痕,是为阴谋多而阳谋少。此为战略思想,是行辩术成大事的基础。若此不查则必游说而不成。对纵横谋士的要求:知大局,善揣摩,通...
纵横家发展
从战国时期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止。若除去楚国早在公元前671年就已称王之外,这段时期,若从魏国惠王在公元前370年称王起,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止,共历时二百多年。这个时期的纵横家的发展,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国七雄确立的初期,各国虽都纷纷称王,但立国尚未稳固,大都忙...
纵横家产生
《汉书·艺文志》称:“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在这里,孔子和史家对“行人”的作用是很重视的,但最初“行人”还不是现今意义上的外交官,而是主管礼仪...
墨家著名故事
墨守成规话说公输班(鲁班)为楚国造了云梯,将要攻打宋国。墨子昼夜不停赶到楚国,力图阻止战争。于是,墨子与公输班这两位奇才,在楚国宫廷里进行了一次模拟演习。公输班攻,墨子守,以鲁国民间不成文的工匠隐语作为规则,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班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九次挫败了他的进攻。公输班技穷智竭,投械认负。...
墨子名言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注: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非攻注: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社会和平。尚贤注: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尚同注:指即“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节用注: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节葬注: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非乐注:指反对...
墨家著作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在东汉时的墨家著作尚存有八十六篇:·《墨子》七十一篇--墨翟·《胡非子》三篇--墨翟弟子·《随巢子》六篇--墨翟弟子·《我子》一篇·《田俅子》三篇--先韩子·《尹佚》二篇--一名在成、康时期的周朝官员在所著墨家在六朝以后逐渐流失,正统十年(1445年),张宇初奉敕,将《墨子》刻...
墨家文献记载
腹䵍杀子原文墨者①有钜子②腹䵍③,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寡人也。”腹朜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朜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
墨家历史价值
在高居庙堂寻欢作乐的儒士,严刑峻法役使天下的君王胥吏,飘然物外游戏人间的道士身后,总有一群身着简朴衣裳的墨者,为了天下安宁,万民福祉,冒着诸侯国的通缉和大军的兵锋,劳作、奔走在华夏大地之上。墨家思想是中国古文完整版的辨证唯物主义及辨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
墨家科学贡献
力是动因众所周知,墨子首先是位机械师,因而在他的著作中,包含大量力学与机械设计原理。他在《经上》中明确提出,力是物体加速运动的原因,即“力,刑之所以奋也”。更进一步,他在《经上说》中指出,力与重力等效,即“力,重之谓”。纠正了流传已久的谬误:把重力与重量混淆。他这种论断与近两千年后伽俐略、牛顿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