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古典 > 正文内容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admin3周前 (01-02)诗词古典37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一个汉语成语,是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

词语辨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臣以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之计。”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1)示之以动:示,给人看。动,此指军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动等迷惑敌方的军事行动。  

(2)益动而巽:语出《易经.益》卦。益,卦名。此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巽上)。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震,震为雷。意即风雷激荡,其势愈增,故卦名为益。与损卦之义,互相对立,构成一个统一的组纷。《益卦》的《彖》辞说:“益动而巽,日进无疆。”这是说益卦下震为雷为动,上巽为风为顺,那么,动而合理,是天生地长,好处无穷。

此计是利用敌人被我“示之以动”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虚而入,以达军事上的出奇制胜。

故事

韩信奇兵取三秦。

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按语

奇出于正,无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遥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艾谓诸将日:“维令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必自东袭取洮城矣。”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渡陈仓之计;而邓艾察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

成语典故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指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引申意: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不备的策略,也比喻暗中进行活动。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而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曹相国世家》以及《樊郦灌滕列传》等记载所述,韩信兵出关中时并无"明修栈道“的描述,实际上应为樊哙、灌婴等人率兵从祁山道佯攻陇西地区,韩信部从故道(又名陈仓道)奇袭陈仓,从而夺取了关中之地。“明修栈道”一说最早出自元代戏文,之前并无此记载。相关谜语“夜游宝鸡城”。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古代一种非常规的用兵法则,是一种军事谋略,在历史上曾有许多非常成功的战例。

所谓“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

秦朝刚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主张分地封王,并且擅自作主,给大家一个一个地封立王号、分配领地,心里却已开始盘算,将来怎样一个一个地消灭他们。项羽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惟独对刘邦很不放心。他知道,最难对付的敌手就是刘邦。早些时候,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都咸阳(在今陕西西安附近),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首先进入咸阳的,偏偏就是刘邦。关中,原指今陕西中部一带,是秦的本土,由于秦的大力经营,关中不但物产丰富,而且军事工程也有强固的基础。项羽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也不愿意让他回到家乡(今江苏沛县)一带去,便故意把巴、蜀和汉中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而把关中划作三部分,分给秦朝的降将章邯〔hán〕、司马欣和董翳 (yì),以便阻塞刘邦向东发展的出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之地,以彭城(今江苏徐州)为都城。刘邦的确也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当然很不服气,其他将领对于自己所分得的更小的地盘,也都不满。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大家都不敢违抗,只得听从支配,各就各位去了。

刘邦也不得不暂时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并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栈道,是在险竣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松懈对刘邦的戒备。

后来没过多久,未得项羽分封的田荣在旧齐地起兵造反,刘邦命韩信领兵欲进攻关中。为了蒙骗章邯,韩信命士兵修复栈道。章邯得知消息后,十分不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是这么容易修复的。

其实韩信并不是要从栈道进攻关中,在重修栈道之后没多久,韩信就领兵进攻,从陈仓道进攻关中。章邯中计,仓促应战,不敌,战败而逃。

公元前205年,章邯被韩信用计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无奈拔剑自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学习方案收藏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22310.cn/post/75.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能说会道

下一篇:两面三刀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的相关文章

避重就轻

避重就轻[bì zhòng jiù qīng]避重就轻,汉语成语,意为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出自《唐六典·工部尚书》。成语释义1.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2.亦作“避重逐轻”。成语出处唐·李林甫《唐六典·工部尚...

能说会道

能说会道[néng shuō huì dào]基本释义 褒贬共存 并列善于用言辞表达,很会说话。能:能够,胜任。说:用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会:能。善于。道:说,讲。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两面三刀

两面三刀[liǎng miàn sān dāo]成语寓意       成语告诉人们,两面三刀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人人都不喜欢两面三刀的人,因为跟他们在一起会有不安全的感觉,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被出卖了,所以很排斥这种人,所以两面三刀的人是孤独的,最终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