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古典 > 正文内容

避重就轻

admin1个月前 (12-28)诗词古典51

避重就轻[bì zhòng jiù qīng]


避重就轻,汉语成语,意为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出自《唐六典·工部尚书》。


成语释义

1.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2.亦作“避重逐轻”。


成语出处

唐·李林甫《唐六典·工部尚书》:“技能功巧者,不得隐巧补拙,避重就轻。”

宋·刘挚《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1]

《大明律附例》卷四:“凡军民驿灶医卜工乐诸色人户,并以籍为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也未可知。” [1]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义盗》:“我因盗党采花,必败,避重就轻,故认此案。” [2]

徐特立《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如果避重就轻,弃难择易,则将一事无成。”

草明《乘风破浪》第十五章:“他不敢无保留地揭发 老冯 ,只是避重就轻,因此他也受到同志们的严肃的批评。”

《元典章·兵部三·站户别投户事》:“各站额设车正贴人户,有近上富实,有丁力站户,避重逐轻,或弟或兄,擅自将本户分房家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学习方案收藏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22310.cn/post/73.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叶公好龙

下一篇:能说会道

“避重就轻” 的相关文章

能说会道

能说会道[néng shuō huì dào]基本释义 褒贬共存 并列善于用言辞表达,很会说话。能:能够,胜任。说:用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会:能。善于。道:说,讲。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一个汉语成语,是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词语辨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臣以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之计。”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1)示之以动:示,给人看。动,此指军...

两面三刀

两面三刀[liǎng miàn sān dāo]成语寓意       成语告诉人们,两面三刀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人人都不喜欢两面三刀的人,因为跟他们在一起会有不安全的感觉,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被出卖了,所以很排斥这种人,所以两面三刀的人是孤独的,最终的结...